第九十六章 怀疑的种子 (第1/2页)
“小伟!”
智柳闻言眉头紧锁的瞪着郭伟,“你是在怀疑谁?”
郭伟一脸委屈的看向他,“不是,老师,我不是在怀疑谁,而是……我说说,你们看是不是这个道理?
卿云在PASSION人间里的事件传到网上,这对于这种高端欢场来说简直是个污点。
好,我们可以说是这是因为卿云的名气太大导致的。
但随后的卿云的行踪竟然蹊跷的被记者掌握,这不明摆着是有人故意泄密的?
反正我要是卿云,我没法排除是自己手下的人,还是别的人干的。
但是,内部人是可以被试探出来的。
只需要反向操作一次,故意泄露一次假消息就可以确认的事情,这根本费不了什么劲。
时间过了好几天了,卿云完全有可能已经查出来了。
基于这种情况,他会不会利用我们的内线,反向操作一次来获利?
或者……甚至是彻底收买内线?将我们的内线彻底为他所用?”
会议室里响起了一片‘咦’的声音。
按照郭伟的说法,还真没法排除这个可能性。
智柳也开始踌躇不定了。
单就内线这一点,就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走向。
一是杨炳南出问题了,故意向他们传递了假情报;二是杨炳南没出问题,但很可能卿云在故意演戏反向试探。
甚至,智柳都能猜到,杨炳南是怎么出的问题。
最大的漏洞,就是出在苏采薇身上。
将苏采薇的情报提供给杨炳南,助其稳固位置,这在操作思路上来说是没问题的。
但是,如果在卿云现在起了疑心的情况下,杨炳南如何能快速得到情报,便存在合理性的问题。
不过这都不重要,杨炳南是死是活跟他有屁的关系,被揪出来了就被揪出来呗。
给了钱的,又不是白嫖。
重点是,卿云这次到底是不是在演戏。
郭伟心里冷笑一声,而后继续皱着眉头说着,“但是刚刚我说的问题,真的没办法排除。
卿云的身边有我们的人,那么,我们……的身边,有没有卿云的人,真不好说。”
盘着珠子的李勤,手上动作一停,“不至于,不至于,那小王八蛋才起势多久啊?
他哪来的时间在我们这里挖墙脚搞渗透的?
公司基层员工不好说,但至少我们中间……我個人的看法,是没有的。”
郭伟笑了笑,轻声说道,“勤大爷,如果是将卿云这个名字换成秦天川呢?”
李勤闻言顿时愣住了。
换成秦天川?
这……还真特么有这可能性啊!
你可以说秦家能坐到那个位置上,有一定偶然因素。
但秦家四兄弟能在称霸全国这么多年,手下没点情报组织的存在,任谁都不会相信。
何况……
他陡然想起,秦家四兄弟的母亲,那个在锦城乡居隐世的老太太。
那可是正儿八经的黄埔毕业生,更是在建国前为国家隐蔽战线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地下工作者。
秦家要是想建立一套商业情报组织在各个竞争对手中安插内线,甚至收买策反,简直不要太轻松。
别的不说,光是上次卿云并购TOP集团时把宋儒华直接搞成了孤家寡人,要说背后没有这么一套组织,谁信谁是傻子。
李勤艰难的吞下了一口唾沫,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老搭档。
正巧和智柳的眼神碰在了一起。
李勤这才发现,搭档几十年的老伙计,此时的眼里,也闪烁着惊疑不定的光芒。
观点,不是事实。
但智柳也不得不承认,郭伟所提出来的个人观点,很可能就是事实。
几年前国内众多IT业品牌商打默契球,联手斩掉了厚朴集团伸向了IT业的爪子,让秦天川要人没人要资格没资格,不得不灰溜溜的退了回去。
虽说这里面有更高层级的角力因素,也有各个地方的各自的算盘考量,秦天川的那一退,其实是充满了太多的场外因素和利益交换。
败退IT行业,但秦天川却成功的将厚朴集团完成了多元化,而秦家也顺利的切入到了能源化工行业。
但事实上也证明了一点,当初的厚朴集团进军IT业是非常仓促的,否则身为皇商的秦天川怎么可能被他们卡了资质?
而这一次,来的是虽然是他女婿卿云,但谁能保证在过去的几年里,秦天川没有在他们内部安插了各种棋子?
但是……
智柳此刻只能强制压下这个猜疑。
大战在即。
如果此时对内部人员进行甄别甚至只是怀疑,这纯属自乱阵脚。
想到这里,他有点想骂人了。
这个小伟!
什么时候才能长得大啊!
‘公司里不能排除被炎黄集团给安插了内线的可能。’
郭伟的这个猜测,或者提醒,智柳认为很有必要。
既然和炎黄集团进入了商战模式,不可能说集团内部人士就一定不会被人渗透。
但是不应该在这个场合里公然的说出来。
藏在眼镜下的老眼,悄悄的扫了一眼会场。
不出意外,他在很多人脸上看到了忐忑的神色。
也很正常,郭伟说的太有道理,所以内部调查是免不了的必然选择。
智柳自己心里面也下定了决心,不管有没有这个可能,对内部的甄别工作是一定要做的。
特别是三小人员、核心中高层。
前者,太好收买,万儿八千的就可以从他们嘴里获得情报。
而后者,是属于想法太多,特别是中层,晋升路径狭窄,而中层的数量何其的多,难免会生出别样的心思来。
这是防不胜防的事情。
公司一大,扁平化就是一句空话。
智柳深吸了一口气,而后和煦的笑了笑,“首先,至少这个会议室里,不会出现泄密的情况,这一点我很肯定。
我想,炎黄集团也给不出你们的待遇吧?”
这点把握,智柳还是有的。
幻想的员工持股计划拥有幻想集团上市公司35%的股权。
84、85年那一批‘创业骨干’,这一批15人,均分整个员工持股计划的35%份额。
88年6月1日以前的‘核心员工’,一共160人,均分持股计划的20%,88年以后的‘核心员工’,这部分人按照历史贡献享有整个持股计划的45%。
上报国资文件上的比例是这么个比例,但是退休、辞职的人,需要将持有的股权回售给‘员工持股计划’的载体按劳进行重新分配。
所以此刻的比例,已不是原本的大锅饭比例了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